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前景与进展

被引:19
作者
杜建平 [1 ]
邵景安 [1 ,2 ]
谭少军 [1 ]
曹飞 [1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矿区; 土地复垦; 前景与进展; 适宜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目的】梳理煤矿区土地复垦取得的理论技术成果,为开展煤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CNKI中检索煤矿复垦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1 406篇相关文献按时间段分类统计,通过总结、归纳和提炼得出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现状与前沿。【结果】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矿区土地复垦方向、复垦技术、复垦模式等3方面。煤矿区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集中于适宜性评价上,评价单元划分、评价体系构建、权重确定、评价方法选取等方面是其中的研究重点;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形成了以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恢复为主的技术体系;土地复垦模式多样,并由单一模式向综合模式发展。【结论】煤矿区土地复垦虽取得重大成果但仍存在复垦的土地质量差,复垦利用率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复垦方向确定的科学化、复垦技术生态化、复垦模式综合化将是今后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刘砦煤矿沉陷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J].
胡鑫 ;
曹伟 .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6, 41 (02) :186-188
[2]   中德典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技术对比研究 [J].
郭义强 ;
罗明 ;
王军 .
中国矿业, 2016, 25 (02) :63-68
[3]   中国北方露天煤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J].
杨勤学 ;
赵冰清 ;
郭东罡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4) :1152-1157
[4]   基于过程控制的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体系构建 [J].
张俊芳 .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25) :8692-8695+8698
[5]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曹文彬 ;
代启亮 ;
李玉华 ;
高贵全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21) :9084-9086
[6]   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仿真 [J].
朱紫薇 ;
柯伟锋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1 (03) :82-86
[7]   永城市陈四楼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J].
豆飞飞 ;
李萍 ;
朱嘉伟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17) :192-197
[8]   煤矸石山危害及其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J].
赵方莹 ;
刘飞 ;
巩潇 .
露天采矿技术, 2013, (02) :77-81
[9]   五峰山煤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模式研究 [J].
喻红林 ;
李晓青 ;
邓楚雄 ;
路娜 .
农学学报, 2012, 2 (06) :59-64+77
[10]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研究 [J].
蔡利平 ;
李钢 ;
孙久运 ;
陈国良 .
中国煤炭, 2011, 37 (12)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