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湖沉积岩芯中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垂直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12
作者
舒卫先
李世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北太湖; DDTs; HCHs; 沉积岩芯; 沉积环境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赋存和演化过程,并利用其特有的时间标尺特征分析近现代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湖泊沉积过程,2006年在太湖的竺山湾、梅梁湾利用重力采样器分别采集湖泊沉积岩芯ZS和ML,按1cm间隔分样。测定了两孔岩芯20cm深度以上的HCHs(六六六类)和DDTs(滴滴涕类)残留量,结合测年资料分析了两孔岩芯中近50年来HCHs和DDTs垂直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竺山湾岩芯ZS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分别为0.22~9.70ng/g和0.32~12.34ng/g;梅梁湾岩芯ML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分别为0.18~11.02ng/g和0.52~13.44ng/g。尽管两孔岩芯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不同,但指示的沉积时间一致: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岩芯中HCHs和DDTs残留量均明显增加,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峰值,这与太湖流域有机氯农药HCH和DDT使用的历史相一致,岩芯ZS中HCHs和DDTs残留量以及岩芯ML中HCHs残留量在80年代初以后逐渐降低,这与有机氯农药HCH和DDT在1983年禁止使用的时间相对应。但在岩芯ML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DDTs残留量又明显增加,显示有新的输入源,可能与90年代以来无锡、常州快速发展的"小化工、小农药"排污进入梅梁湾有关。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太湖沉积物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在沉积岩芯上的变化序列可以作为指示太湖沉积过程的时间标尺,对太湖沉积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83 / 6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洪泽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记录分析
    何华春
    许叶华
    杨競红
    张振克
    施晓冬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 766 - 774
  • [2] 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营养盐蓄积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分析
    薛滨
    姚书春
    王苏民
    夏威岚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 122 - 127
  • [3] 近50年来抚仙湖重金属污染的沉积记录
    曾海鳌
    吴敬禄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 128 - 132
  • [4] 龙感湖沉积物中人类活动导致的营养盐累积通量估算
    吴艳宏
    王苏民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843 - 848
  • [5] 湖北省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龚香宜
    祁士华
    吕春玲
    胡立嵩
    苏秋克
    王伟
    李敏
    [J]. 环境化学, 2006, (04) : 513 - 514
  • [6] 太湖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刘国卿
    张干
    金章东
    李向东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 981 - 986
  • [7] 洪湖沉积物柱芯有机氯农药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方敏
    祁士华
    吴辰熙
    胡立嵩
    苏秋克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3) : 89 - 92
  • [8] 官厅水库沉积物柱状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黄圣彪
    王子健
    康跃惠
    马梅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6) : 19 - 21
  • [9] 太湖沉积物的分布和动力扰动下最大侵蚀深度的确定
    罗潋葱
    秦伯强
    朱广伟
    [J]. 泥沙研究, 2004, (01) : 9 - 14
  • [10] 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
    袁旭音
    王禹
    陈骏
    孙成
    许乃政
    [J]. 环境科学, 2003, (01) : 121 -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