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虎跳峡“滑石板”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被引:8
作者
曾庆利 [1 ]
张西娟 [2 ]
杨志法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虎跳峡; 岩质滑坡; 丽江地震;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
D O I
10.13577/j.jnd.2007.0301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1996年10月28日云南虎跳峡左岸发生"滑石板"顺层岩质滑坡。滑坡体呈不规则菱形,长800多m、宽250m、厚30多m,体积不小于500万m3,高速下滑300多m入金沙江,并堵江成坝。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段斜坡系由内外两层结构组成,内层为原生节理的层状结构,外层为节理裂隙化松散结构。揭示了虎跳峡滑石地段斜坡发生滑坡的复杂成因机制,认为该滑坡是在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强烈隆升背景下,地震、降雨和深切峡谷的强卸荷改造等地球内、外部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对该段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将来还可能再次发生类似岩质顺层滑坡,其周期长短则受内外动力的联合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差异隆升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灾害效应 [J].
张西娟 ;
曾庆利 ;
马寅生 .
中国地质, 2006, (05) :1075-1082
[2]   云南虎跳峡两家人松散堆积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刘衡秋 ;
胡瑞林 ;
曾如意 .
第四纪研究, 2005, (01) :100-106
[3]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 [J].
韩竹军 ;
虢顺民 ;
向宏发 ;
张家声 ;
冉勇康 .
地震学报, 2004, (04) :410-418
[4]   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 [J].
黄润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3) :443-450
[5]   丽江地震区应力场研究 [J].
苏生瑞 ;
王运生 ;
王士天 .
地质论评, 2004, (01) :57-64
[6]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与重大地质灾害的成因初探 [J].
王思敬 .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02) :115-117
[7]   金沙江虎跳峡河段水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 [J].
夏金梧 ;
周乐群 ;
胡宗云 .
人民长江, 1997, (12) :31-33+48
[8]   云南省丽江大地震及其诱发的崩塌滑坡灾害特征 [J].
唐川 ;
黄楚兴 ;
万晔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03) :78-86
[9]   永登5.8级地震的震害与环境工程地质 [J].
冯学才 .
甘肃科学学报, 1996, (02) :60-63
[10]   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分区 [J].
潘裕生 .
山地研究, 1989, (01) :3-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