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人工降雨条件下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被引:9
作者:
姜芃
[1
]
严力蛟
[1
]
董有浦
[2
]
樊吉
[1
]
张沛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人工降雨;
稀土示踪技术;
相对侵蚀量;
侵蚀泥沙来源;
D O I:
10.15983/j.cnki.jsnu.2013.04.011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稀土示踪技术和径流小区法在人工降雨条件下研究南方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研究发现:坡面侵蚀量与降雨强度有关;坡面侵蚀泥沙主要来自坡面的中部和下部,其中坡面上部只占总侵蚀量的10%左右,而中坡和下坡占总侵蚀量的90%左右,下坡侵蚀量最大,占总侵蚀量50%左右;降雨强度、土壤团聚结构、渗透率和土壤含水量导致第一次人工降雨的侵蚀量、侵蚀泥沙中各稀土元素的含量最大;第二次人工降雨的侵蚀量比第一次人工降雨的小,但比后面3次人工降雨的侵蚀量大.同时探讨了南方地区侵蚀研究的重要性和特点、人工降雨所测结果的应用,以及侵蚀泥沙来自于中部和下部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104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