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平流雾过程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

被引:21
作者
吴彬贵 [1 ,2 ]
张宏升 [1 ]
张长春 [2 ]
朱好 [1 ]
王兆宇 [2 ]
解以扬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天津市气象局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平流雾; 稳定度参数; 湍流通量; 华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 [湍流、阵风性和大气中的湍流扩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6年2月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开展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平流雾生消过程中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平流雾生消过程中,大气稳定度参数数值主要集中在弱不稳定到弱稳定范围内,且多呈现弱不稳定状态。雾前,大气呈弱不稳定状态,热量的垂直和水平输送短时加强,且水平输送较垂直输送更显著;雾生成初期,大气呈弱稳定层结,湍流动量和热量的垂直及水平输送均很弱;雾中,大气多呈弱不稳定状态,稳定度参数、动量、热量及水平与垂直热通量之比值随时间均呈多峰形振荡,随着雾的消散,大气由弱不稳定逐渐演变为稳定状态;雾后,低层大气再次呈现弱不稳定层结特征,动量和热量输送呈单峰形日变化特征。平流雾生消过程中,热量的水平输送随不稳定度增强而迅速减小;大气呈稳定层结时,热量的水平输送显著大于垂直输送,其比值约为2。同时,摩擦速度、水平与垂直热通量之比值呈多峰形振荡,振幅分别可达1.2m/s及50。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分析 [J].
涂钢 ;
刘辉志 ;
董文杰 .
大气科学, 2009, 33 (04) :719-725
[2]   白洋淀水陆不均匀地区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刘熙明 ;
胡非 ;
姜金华 ;
甄灿明 .
大气科学, 2008, (06) :1411-1418
[3]  
天津南部地区平流雾过程塔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J].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王兆宇,于莉莉,刘彬贤,解以扬.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8(01)
[4]   南岭大瑶山高速公路浓雾的宏微观结构与能见度研究 [J].
吴兑 ;
邓雪娇 ;
毛节泰 ;
毛伟康 ;
叶燕翔 ;
毕雪岩 ;
唐浩华 ;
万齐林 .
气象学报, 2007, (03) :406-415
[5]  
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低层垂直动力和热力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关系的研究[J]. 周明煜,姚文清,@徐祥德,徐祥德,于海青.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6]  
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的边界层特征[J]. 张光智,卞林根,王继志,杨元琴,姚文清,徐祥德.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7]   西双版纳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过程 [J].
黄玉生 ;
黄玉仁 ;
李子华 ;
陈宝君 ;
黄建平 ;
顾江新 .
气象学报, 2000, (06) :715-725
[8]   重庆市区冬季雾滴谱特征 [J].
李子华,吴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1) :46-51
[9]   西南地区和长江下游雾的时空分布和物理结构 [J].
李子华 ;
仲良喜 ;
俞香仁 .
地理学报, 1992, (03) :242-251
[10]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and hydrostatic stability in nocturnal fog [J].
Nishikawa, T ;
Maruyama, S ;
Sakai, S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4, 113 (02) :27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