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生态复垦区刺槐+油松混交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12
作者
王丽媛 [1 ]
郭东罡 [2 ,3 ]
白中科 [3 ,4 ]
上官铁梁 [1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4]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物种组成; 空间格局; 安太堡露天煤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生态复垦区0.8 hm2刺槐+油松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平台,基于样地内320个1 m×1 m草本样方的调查数据,对复垦17年后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基本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草本层物种组成丰富,共调查到44种植物,隶属于16科30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为优势科,黄花蒿、披碱草和大籽蒿为优势种,初期种植种无芒雀麦等退化严重;重要值、多度和频度在各科和各种之间差值较大;优势科和优势种分布广泛,但物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白中科,赵景逵主编, 2000
[12]  
Vegetation structure, species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as measures of restoration success[J] . María C. Ruiz-Jaén,T. Mitchell Aide.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5 (1)
[13]  
Spatial associations and patterns of perennial vegetation ina semi-arid steppe: a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s approach[J] . Fernando T. Maestre,Francisco Rodríguez,Susana Bautista,Jordi Cortina,Juan Bellot.Plant Ecology . 2005 (2)
[14]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dispersion and diversity along a disturbance gradient in a dry tropical forest region of India[J] . R Sagar,A.S Raghubanshi,J.S Singh.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3 (1)
[15]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J] . Taxon . 1972 (2/3)
[16]   生态恢复过程中华山松林与天然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比较——以巫溪县红池坝为例 [J].
郝云庆 ;
李旭光 ;
何丙辉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5) :591-595
[17]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J].
陈文新 .
草地学报, 2004, (01) :1-2
[18]   长白山北坡草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J].
郝占庆 ;
郭水良 .
生态学报, 2003, (10) :2000-2008
[19]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 [J].
郝蓉 ;
白中科 ;
赵景逵 ;
彭少麟 ;
宋艳暾 .
生态学报, 2003, (08) :1470-1476
[20]   青海湖几种主要湿地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J].
黄志伟 ;
彭敏 ;
陈桂琛 ;
史萍 ;
周国英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2)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