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83
作者
胡海涛
郑政
何正友
魏波
王科
杨孝伟
魏文婧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交通系统; 牵引供电; 电动汽车;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1969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特征,针对电气化交通系统的分布及负荷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交通能源互联网。首先阐述了交通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通过"源–网–荷–储"系统、传感与通信网络、大数据与云计算以及应用服务平台,实现横向多源互补与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其次阐述了交通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通过"源–荷–储"协同规划对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通过"源–荷–储"协同运行与控制对系统实现系统功率的动态平衡,构建中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储能电源等的即插即用,运用先进储能技术平抑发电–负荷之间的供需差异,通过多级协调式能量管理系统,对系统的能量流进行分级协调管理。最后,以成都未来交通系统发展为背景,阐述了成都市交通能源互联网的协同规划与调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4+339 +33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21] 电动汽车移动储能系统模型及控制策略
    鲍谚
    姜久春
    张维戈
    牛利勇
    张彩萍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22) : 36 - 43
  • [22]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
    高赐威
    张亮
    [J]. 电网技术, 2011, 35 (02) : 127 - 131
  • [23] 微网中的多元复合储能技术
    陈伟
    石晶
    任丽
    唐跃进
    石延辉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1) : 112 - 115
  • [24] 一种新型牵引供电网构想
    张雪原
    吴广宁
    边姗姗
    曹晓斌
    [J]. 铁道学报, 2007, (03) : 100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