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绿洲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估

被引:4
作者
金淑婷
石培基
李博
潘竟虎
魏伟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压力—状态—响应; 协调度; 武威市;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3.01.03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基础上构建由3个子系统,24个指标组成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同时引入协调度模型及波尔模型建立了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9年甘肃省武威市耕地为例作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武威市耕地集约利用内部协调度比较低,耕地集约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必须通过提高人对耕地集约利用的认识,适当增加对耕地的投入来协调其耕地集约利用的内部矛盾,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量表编制.[M].(美) 德维利斯 (DeVellis;R.F.) ;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   耕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
孙男男 ;
郑华伟 ;
张兰 ;
刘友兆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2, (01) :90-94
[3]   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分异研究 [J].
刘玉 ;
薛剑 ;
潘瑜春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 (01) :86-89
[4]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J].
朱一中 ;
曹裕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375-1380
[5]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J].
刘巧芹 ;
连季婷 ;
黄艳梅 ;
李子君 ;
郭爱请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1, (02) :61-64+86
[6]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J].
赵宏波 ;
宋戈 ;
孙丽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06) :729-732
[7]   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 [J].
王辉 ;
郭玲玲 ;
宋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63-470
[8]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J].
刘承良 ;
熊剑平 ;
龚晓琴 ;
张莲 ;
周玉娇 ;
李恒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50-1654+1695
[9]   我国耕地保护的绩效评价及其省际差异分析 [J].
吴泽斌 ;
刘卫东 ;
罗文斌 ;
汪友结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0) :1785-1793
[1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J].
朱天明 ;
杨桂山 ;
万荣荣 .
经济地理, 2009, 29 (06) :9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