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内涵及运用探析

被引:94
作者
蔡华珠
洪菲萍
纪立金
郑春松
陈建忠
机构
[1] 福建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正气; 邪气; 发病; 存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1 [内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从"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为切入点,解读"正邪"的概念;从"足""通""和"3方面阐发了"存内"的内涵,从而揭示了正气为发病的主导因素;通过对"干"的阐述阐发了邪气为发病的外在条件。在此基础上探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临床运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医“补偏救弊”与“致中和”哲学思想及“圜道”运动观 [J].
马杰 ;
徐燕 ;
严骅 ;
尚力 ;
姚洁敏 ;
严世芸 .
中医杂志, 2013, (12) :994-997
[2]   和解少阳内寓“治未病”大法 [J].
赵宇 ;
尹新鑫 ;
饶向荣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 (09) :103-104
[3]   基于现代医学基础的正气的诠释 [J].
罗伯托刚萨雷斯 ;
牛欣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06) :1541-1543
[4]   再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J].
岳妍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 (09) :744+748-744
[5]   “四季脾旺不受邪”刍议 [J].
熊斌 ;
钱会南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 (05) :343-344
[6]   《黄帝内经》“邪”概念内涵的学术解读 [J].
烟建华 ;
张俐敏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08) :507-510
[7]  
中医基础理论[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孙广仁, 2012
[8]  
中医基础理论[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孙广仁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