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成因类型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27
作者
李成博
郭巍
宋玉勤
杜江峰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博格达山北麓; 油页岩; 成因类型; 交汇图解法; 有利区预测;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06.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且发现已久,但研究程度较低。油页岩赋存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主要形成于深湖相高水位体系域,属于低含油率高灰分油页岩。根据样品有机元素分析及热解分析数据,采用交汇图解法分析油页岩成因类型主要为腐泥型(Ⅰ型)和腐殖腐泥型(Ⅱ1型);晚二叠世芦草沟期,三工河地区为该区的沉积中心,油页岩资源量大,含油率高,且开采条件简单,是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最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49 / 9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油气勘探的角度论博格达山的隆升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梅廉夫 ;
童小兰 ;
杨丽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3) :346-350
[2]   油页岩的开发与利用 [J].
何红梅 ;
徐德平 ;
张香兰 .
洁净煤技术, 2002, (02) :44-47
[3]   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J].
涂建琪 ;
王淑芝 ;
费轩冬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8, (02) :187-191+186
[4]   我国油页岩的成分和品级划分 [J].
赵隆业 ;
陈基娘 ;
王天顺 .
现代地质, 1991, (04) :42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