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气勘探的角度论博格达山的隆升

被引:20
作者
旷理雄
郭建华
梅廉夫
童小兰
杨丽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4]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湖南长沙
[5] 湖北潜江
[6] 湖南长沙
[7]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沉积相; 烃源岩; 改造型盆地模拟; 隆升; 博格达山;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5.03.013
中图分类号
P542.1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构造运动学、沉积原型恢复、有效烃源岩评价及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烃源岩特征与生排烃高峰期、构造沉积演化、博格达山的隆升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分析认为,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在晚二叠世沉积期属于深湖半深湖亚相,发育两套好中等级别烃源岩,即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生、排烃高峰期属于侏罗纪末期新生代;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在侏罗纪末期开始隆起,与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相同。博格达山隆升期,博格达山地区周缘柴窝堡凹陷与米泉地区尽管接受博格达山地区的供油量较少,但自身烃源岩厚度大,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仍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 [J].
陈守田 ;
刘招君 ;
于洪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1) :85-88+92
[2]   改造型含油气盆地类型及研究思路 [J].
王定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9-23
[3]   改造型盆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抗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1) :65-70+76
[4]   残余盆地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方法 [J].
王英民 ;
钱奕中 ;
邓林 ;
贺小苏 ;
董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3)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