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再灌注损伤中应用效果及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33
作者
左毅
吴婉玉
机构
[1]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再灌注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静脉溶栓再灌注损伤中应用效果及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符合静脉溶栓指标的ACI 11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OD活力、ADL评分升高,MDA和NSE、ET和hs-CRP含量及NIHSS评分降低,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ACI可显著改善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状况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影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因素的初步分析 [J].
宋亦飞 ;
朱丹 ;
丛林 ;
聂雪丹 ;
丁思文 ;
梁庆成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 (19) :3687-3691
[2]   依达拉奉对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研究 [J].
周亚莉 ;
钱春红 ;
袁少飞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 (06) :151-152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J].
杨瑛琳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 (12) :212-213
[4]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最佳治疗时间窗的探讨 [J].
张楠楠 ;
陈会生 .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 28 (03) :18-21
[5]   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和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J].
姜大景 ;
胡婷婷 ;
汪华 ;
向明清 ;
郭才华 ;
姜振威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 14 (03) :38-40+54
[6]   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J].
刘绪宏 ;
许笑天 ;
祝峰 ;
张辉 ;
谭梅 ;
陈卓 .
武警医学, 2016, 27 (03) :297-299
[7]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刘丽 ;
姚旻 ;
赵爱源 .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 25 (03) :208-209+212
[8]   远端缺血后适应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J].
朱春丽 ;
彭一鹏 ;
欧阳存 ;
欧阳方 ;
魏从兵 ;
吴丹 ;
邓立军 ;
王书新 .
疑难病杂志, 2016, 15 (03) :241-244
[9]   中西医结合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SOD活性、神经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J].
朝浩 ;
尹晓新 ;
冯海松 ;
刘煜敏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 (03) :260-262
[10]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J].
侯昆 ;
戴海龙 ;
肖志成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 14 (01)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