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侵蚀产沙的尺度单元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7
作者
贺秀斌
张信宝
文安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川中丘陵; 土壤侵蚀; 尺度单元; 地块; 支毛沟;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4.03.00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川中丘陵区地表以紫色沙页岩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壤为主,基岩风化剥蚀过程与流失过程交替进行.该区垦殖率高,植被盖度低,地形破碎,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土壤侵蚀严重。根据川中丘陵区的景观特征和土地利用格局,认为地块应为该区土壤侵蚀研究的基本单元;探讨了在不同尺度单元上开展土壤侵蚀监测、评价和预测预报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示踪法研究 [J].
文安邦 ;
刘淑珍 ;
范建容 ;
朱平一 ;
周麟 ;
张信宝 ;
张一云 ;
徐家云 ;
白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47-50
[2]   长江流域土壤侵蚀的特点及其潜在危险 [J].
史德明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2) :5-8
[3]  
Past and present erosion in southern Sweden. Dearing J A,Alstronm K,Bergman A,et al. In:Boardman, Foster , Dearing, (Eds. ), Soil Erosion on Agricultural Land. Wiley, Chichester . 1990
[4]   黄土坡面不同侵蚀带侵蚀产沙关系及其机理 [J].
郑粉莉 ;
康绍忠 .
地理学报, 1998, (05) :40-46
[5]   川中丘陵土壤水力侵蚀及防治对策 [J].
徐茂其 ;
张大泉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4) :35-42
[6]   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剖析 [J].
唐克丽 ;
张科利 ;
郑粉莉 ;
查轩 ;
王文龙 ;
蔡庆 ;
白红英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集) , 1993, (01) :17-28
[7]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防治对策及实施成效 [J].
史立人 .
人民长江, 1998, (01) :41-43
[8]   长江上游泥沙输移比初探 [J].
景可 .
泥沙研究, 2002, (01) :53-59
[9]   四川低山丘陵区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蚀特征 [J].
刘刚才 ;
朱波 ;
代华龙 ;
张建辉 ;
李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 (S2) :96-99
[10]   岩矿分析法及其在河流泥沙调查中的应用 [J].
史立人 ;
魏特 .
水土保持学报 , 1988, (02) :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