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25
作者
曾莉 [1 ]
李晶 [1 ]
李婷 [1 ]
杨晓楠 [2 ]
王彦泽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生态系统服务; 贝叶斯网络; 情景分析; 空间格局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以渭河流域关中—天水经济区段(简称"渭河流域关天段")为研究区,基于贝叶斯网络和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水源涵养服务网络模型;将CA-Marcov模型与贝叶斯网络模型相结合,预测了2050年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及其水源涵养服务分布概率;提出了关键变量关键状态子集方法,对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保护情景下,林地面积增长了18.12%,其主要来源为耕地;草地和城市面积增长缓慢,分别增加了0.73%和0.38%;水体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了5.08%和0.92%,该情景下的水源涵养量值偏高的概率在3种情景中最大,保护情景的设计对未来的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2)水源涵养服务的关键影响因子是降水、蒸散发和土地利用,水源涵养量最高状态对应的关键变量关键状态子集是:﹛降水=1,蒸散发=2,土地利用=2﹜,该子集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雨量和蒸散发量较大,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3)研究区适宜优化水源涵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水市麦积区南部、宝鸡市陇县西南部和渭滨区南部、咸阳市旬邑县东北部和永寿县西北部,以及铜川市耀州区西部。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水源涵养服务的优化区域,不仅有助于提升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过程的直观认识,而且增加了情景设计和格局优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键状态关键因子方法,对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环境建设和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09 / 182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空间流动及格局优化 [J].
李婷 ;
李晶 ;
王彦泽 ;
曾莉 .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20) :3953-3969
[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 文志,赵赫,刘磊,欧阳志云,郑华,米红旭,李彦旻.应用生态学报. 2017(12)
[3]   秦岭北麓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格局 [J].
范亚宁 ;
刘康 ;
陈姗姗 ;
袁家根 .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 (02) :50-56
[4]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耦合——傅伯杰景观生态学思想述评 [J].
王书明 ;
张志华 .
鄱阳湖学刊, 2017, (02) :78-83+127
[5]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时空变化 [J].
吴丹 ;
邵全琴 ;
刘纪远 ;
曹巍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6, (05) :256-260
[6]   商洛市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J].
陈姗姗 ;
刘康 ;
包玉斌 ;
陈海 .
地理科学, 2016, 36 (10) :1546-1554
[7]   乌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及其空间差异探究 [J].
唐玉芝 ;
邵全琴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18 (07) :987-999
[8]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 [J].
杨晓楠 ;
李晶 ;
秦克玉 ;
李婷 ;
刘婧雅 .
地理学报, 2015, 70 (11) :1762-1773
[9]   草甸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的时空异质性 [J].
李士美 ;
谢高地 .
中国草地学报, 2015, 37 (02) :88-93
[10]   黑河流域上中游植被蒸散发时空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程春晓 ;
徐宗学 ;
张淑荣 ;
刘昌明 ;
王志慧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5) :53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