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及其空间差异探究

被引:39
作者
唐玉芝 [1 ,2 ]
邵全琴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水源涵养; 乌江上游; 森林生态系统; 立地条件; 土地退化; 综合蓄水能力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乌江流域是西南地区重要经济中心的生态和安全屏障,其上游地区长年面临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当地和长江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本文基于贵州省毕节地区2010年森林二类调查小班数据,运用综合能力蓄水法对乌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进行估算,分析了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并使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与林地海拔、坡度和土地退化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2010年,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总量为563.05×106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达774.73 t/hm2,水源涵养能力分布表现为东部地区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西部地区强弱相间的碎片化分布特征;(2)随着林地海拔的升高,森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海拔平均每上升1000 m,单位水源涵养量相应减少90.56 t/hm2左右;(3)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与坡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坡度平均每增加1°,单位水源涵养量相应减少2.44 t/hm2;(4)土地退化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较大,退化土地的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较非退化土地平均下降23.50%。正确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其空间差异,对了解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制订实施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及建设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