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被遥感的西南喀斯特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被引:39
作者
李昊 [1 ]
蔡运龙 [1 ]
陈睿山 [1 ]
陈琼 [1 ,2 ]
严祥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植被遥感; NDVI; 喀斯特; 毕节地区; 退耕还林工程; 效果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摘要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退化问题严峻。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在该地区推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需要评估这些工程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利用SPOT-VGTNDVI遥感数据,以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前的1998—2001年为基准,建立NDVI-气候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残差法来分析2002—2008年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的人为因素在当地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工程使得整个毕节地区植被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东部大方、黔西一些区域土地退化的趋势仍未扭转,需要今后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开展后续生态工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255 / 32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综述 [J].
吴丹丹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4) :622-628
[2]   中国东部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旬响应特征 [J].
崔林丽 ;
史军 ;
杨引明 ;
范文义 .
地理学报, 2009, 64 (07) :850-860
[3]   玛曲县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效果评价 [J].
王静 ;
郭铌 ;
蔡迪花 ;
邓振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276-1284
[4]   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评价——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生态重建示范区为例 [J].
向悟生 ;
李先琨 ;
何成新 ;
吕仕洪 ;
陆树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6) :826-830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蒙吉军 ;
王钧 .
地理研究, 2007, (05) :857-865+1069
[6]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及其成果的价值评估——以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 [J].
吴孔运 ;
蒋忠诚 ;
罗为群 .
地球与环境, 2007, (02) :159-165
[7]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恢复工程效果的评价 [J].
卓莉 ;
曹鑫 ;
陈晋 ;
陈仲新 ;
史培军 .
地理学报, 2007, (05) :471-480
[8]   基于遥感的草原退化人为因素影响趋势分析 [J].
曹鑫 ;
辜智慧 ;
陈晋 ;
刘晋 ;
史培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268-277
[9]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的初步评价——以花江为例 [J].
王德炉 ;
喻理飞 ;
熊康宁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 (03) :233-238
[10]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 [J].
王世杰 ;
李阳兵 ;
李瑞玲 .
第四纪研究, 2003, (06) :65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