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联系、高新技术产业与地缘经济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许露元
邬丽萍
机构
[1] 广西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对外经济联系; 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差异; 地缘经济关系; 匹配;
D O I
10.13624/j.cnki.jgupss.2016.06.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用区位商法、引力模型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及对外经济联系强度,以广西为例,运用欧氏距离法确定省区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并进行匹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广西整体经济联系较弱,医药制造业优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差异对地缘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影响,匹配关系合理化程度低。广西应当积极与各省区互联互通,促进泛珠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合作,优化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滇中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 [J].
张怀志 ;
武友德 ;
王源昌 ;
陈长瑶 ;
聂玉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2) :16-19+176
[2]   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J].
江进德 ;
赵雪雁 ;
张方圆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2) :137-144
[3]   宁夏沿黄城市带城市间经济地缘关系分析——以银川市为基准 [J].
李晋红 .
城市问题, 2010, (11) :61-64
[4]   省际外联经济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J].
徐茜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542-546
[5]   珠三角经济圈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J].
邓春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2) :208-216
[6]   关于武汉城市圈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 [J].
曾光 ;
罗建兵 .
统计与决策, 2008, (21) :97-99
[7]   城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J].
丁洪建 ;
余振国 .
中国软科学, 2008, (03) :44-51
[8]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熊剑平 ;
朱俊林 ;
张红 .
地理研究, 2007, (01) :197-209
[9]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分析——基于菲德模型的检验 [J].
钟鸣长 ;
沈能 .
生产力研究, 2006, (07) :212-214
[10]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2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