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

被引:24
作者
毛治国 [1 ]
樊太亮 [1 ]
刘亚明 [2 ]
王宏语 [1 ]
蒋韧 [1 ]
高志前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盆地与能源地质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新生代; 南苏门答腊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苏门答腊盆地是在欧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弧后裂谷沉积盆地,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盆地北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4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识别出2种类型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新生代始新世—中新世发育8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析层序格架内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构成特征,认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盆底低位扇等沉积体系是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勘探目标,有利的岩性储集相带主要分布在基准面上升期,为后期盆地勘探的潜在领域,特别要重视对邻近不整合面或沉积作用转换面位置的储集层精细描述,选择有利相带进行钻探与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225 / 12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 [J].
冯有良 .
石油学报, 2005, (04) :17-22
[2]   南苏门达腊盆地中国石油合同区块成藏组合分析 [J].
薛良清 ;
杨福忠 ;
马海珍 ;
王平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130-134
[3]   印尼油气资源及中国石油合同区块现状 [J].
童晓光 ;
杨福忠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2) :58-62+65
[4]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J].
王居峰 ;
邓宏文 ;
蔡希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23-26
[5]   南中国海成因:右行拉分作用与左行转换挤压作用交替 [J].
许浚远 ;
杨巍然 ;
曾佐勋 ;
ZviBEN-AVRAHAM ;
李通艺 ;
李兆麟 ;
Christophe BASILE ;
张凌云 .
地学前缘, 2004, (03) :193-206
[6]   层序格架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J].
瞿辉 ;
赵文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40-43+18
[7]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