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思维的刑法解释的实践功能

被引:33
作者
杜宇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类型; 概念; 刑法解释; 价值判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一种新的解释思路的提出,应考虑其实益。本文围绕基于类型思维的刑法解释的实践功能展开讨论,并与概念式的涵摄模式加以比较。在本文看来,合类型性刑法解释的功能优势主要表现在解释的实质化、具体化、结构化与区分化。实质化机能是指,它能明白地诉诸于评价,从而把握个别规范的核心意旨,避免对形式特征的过度纠缠;具体化机能表现为,它能配合刑法上的概括条款、不确定概念的司法适用:每一次的类型化,使得抽象条款、概念在特定方向或领域中的意义得以相对明确,由此不断充实其意义内涵;结构化机能是指,类型性解释不仅可以显示个别规范的核心价值,而且可以清晰地揭示具体事物之间的意义关联。透过类型之间的比较,它能帮助我们洞察各类型在内部构成上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展现规范间的过渡关系和价值关联,把握刑法体系的意义脉络;区别化的机能体现为,当司法者无法形成统一的解释基准时,它能够分而治之地处理法律素材。解释者不仅可以先在较低层面形成个别化的解释结论,而且可以在这些微观领域中形成特殊化的、各自区别的解释规则。同时,它也始终向未来开放,容许解释者在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统一的解释基准迈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234 / 1261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刑法解释的另一种路径:以“合类型性”为中心 [J].
杜宇 .
中国法学, 2010, (05) :176-190
[2]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10, (04) :49-69
[3]   刑法上之“类推禁止”如何可能? 一个方法论上的悬疑 [J].
杜宇 .
中外法学, 2006, (04) :407-425
[4]   复合罪过形式探析——刑法理论对现行刑法内含的新法律现象之解读 [J].
储槐植 ;
杨书文 .
法学研究, 1999, (01) :49-56
[5]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 2005
[6]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7]  
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 法律出版社[美]凯斯·R.孙斯坦著, 2004
[8]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日)小野清一郎著, 2004
[9]  
法律思维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恩吉施, 2004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