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径系数法分析中国酸雨中主要离子与pH值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许中坚
李克斌
刘广深
刘维屏
机构
[1] 湘潭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2]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3]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湖南湘潭
[4] 浙江杭州
关键词
通径系数; 离子浓度; pH值; 酸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客观评价酸雨中各主要阴、阳离子对酸度的相对贡献 ,首次运用通径系数法对中国酸雨中主要离子与 pH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表明 ,在影响酸雨 pH值的主要离子中 ,阴离子的致酸作用是主要的 ;致酸阴离子以SO2 -4 最重要 ,其次是NO-3 ,两者的重要性SO2 -4 是NO-3 的 4.5倍 ;而Cl-的作用相对较弱 .Ca2 + 和Mg2 + 在中和酸度的作用上其重要性大致相当 ,是最为重要的两种碱性阳离子 ,其次是NH+ 4;而K+ 和Na+ 的重要性不大 .在所考虑的主要离子中 ,除了对pH值的直接影响外 ,还存在程度不同的间接影响 .酸雨中大部分离子的百分含量与其直接通径系数 (绝对值 )百分比大致相当 ,而Mg2 + 和Cl-却成反向相差很大 ,说明离子的重要性不仅与其含量有关 ,而且可能和其来源关系密切 .表4,参 30 .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湖南酸雨污染特征 [J].
吴甫成 ;
吴君维 ;
王晓燕 ;
邹君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6) :807-809
[2]   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分析我国降水化学数据 [J].
唐桂刚 ;
白乃彬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5) :542-547
[3]   黄海西部大气湿沉降(降水)的pH与主要酸碱离子的关系 [J].
张金良 ;
于志刚 ;
张经 ;
陈宁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3) :30-34
[4]   我国部分城市降水中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研究 [J].
李祚泳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3) :81-84
[5]   中越边界-河口酸沉降的来源和发展趋势分析 [J].
刘嘉麟 .
重庆环境科学, 1998, (06) :15-17+25
[6]   重庆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对策——中日酸雨合作研究总结 [J].
冯宗炜 ;
小仓纪雄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5) :2-9
[7]   福建省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 [J].
姚小红 ;
郝吉明 ;
崔平 ;
高会旺 ;
黄美元 .
环境化学, 1998, (04) :320-325
[8]   辽宁凤凰山酸雨来源研究 [J].
王文兴 ;
刘红杰 ;
汤大钢 ;
张婉华 ;
吕晓红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1) :26-30
[9]   湘江流域中部地区酸雨长期监测点位的确定 [J].
杨川 .
环境保护, 1996, (12) :21-22+13
[10]   青岛地区酸沉降现状的研究 [J].
宋少杰 ;
陈宁 ;
王建华 ;
张维东 ;
石来元 .
环境科学研究, 1996, (0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