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9
作者
张贵 [1 ]
陈飞 [2 ]
机构
[1] 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检验科
[2] 湖北省钟祥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CHD)中的变化规律,为CHD的预测评估、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住院患者115例,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s-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结果在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各组和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各组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匀呈递增趋势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SAP、UAP、AMI各组中的水平变化为:UAP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组中的水平变化为: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g)在两种分组情况中的变化分别为:SAP组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之间该指标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与CHD的病变程度相关,联合监测这些指标的水平变化,对冠心病的预测评估、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金纪伟 ;
葛冰磊 ;
方利红 ;
王新辉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18) :2285-2286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 [J].
杨继玉 ;
宫剑滨 ;
王立军 ;
彭永平 ;
程训民 ;
江时森 ;
张启高 ;
孔娜娜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 25 (04) :382-386
[3]   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J].
初开秋 ;
张少燕 ;
杨爱华 ;
任立晟 ;
谭丽娟 .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01) :230-231+233
[4]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何海英 ;
史明娟 ;
胡海强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 11 (05) :370-372
[5]   髓过氧化物酶、高敏C反应蛋白等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J].
林炜炜 ;
邵康 ;
徐晓萍 ;
于嘉屏 .
检验医学, 2011, 26 (08) :551-554
[6]   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J].
李结秋 ;
雷秀霞 .
广州医药, 2010, 41 (03) :61-62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J].
张蓓蓓 ;
齐杰玉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9, (04) :321-322
[8]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研究 [J].
马立雄 ;
吴京 .
检验医学, 2008, (04) :428-429
[9]   冠心病患者血浆CRP、FIB、PAI-1、HCY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J].
梁伟钧 ;
孙炎华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2) :128-130
[10]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袁洪 ;
闾宏伟 ;
桑海强 ;
李丽军 ;
黄志军 ;
阳国平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07) :60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