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淮河暴雨洪涝的气象水文特征

被引:27
作者
矫梅燕 [1 ]
金荣花 [2 ]
齐丹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淮河洪涝; 气象水文特征; 致洪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2007年淮河洪涝期间的气象水文特征,探讨了淮河暴雨致洪原因。结果表明:2007年淮河入梅后经历了7次暴雨和大暴雨过程,其中导致淮河洪涝的强降雨主要出现在2007年6月29日—7月10日的4场强暴雨过程。大尺度的环流分析表明:淮河的强降水出现在大尺度环流形势相对稳定的梅雨形势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对于强雨带的建立影响最明显;淮河干流的水位流量变化呈现出上游水位高,汛情严重的特征。王家坝的水位经历了两次快速上涨后超过保证水位,水位的变化与淮河强降雨、尤其是淮河上游强降雨过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与历史上淮河洪涝年比较发现:2007年淮河梅雨期的总降水量低于历史上淮河洪涝年的1954年、1991年和2003年的降水量,为历史第4位;淮河干流的水位则超过了1991年和2003年,为历史第2位,上游降水量大导致了淮河出现1954年以来的高水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