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降雨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田育新 [1 ]
李锡泉 [1 ]
张灿明 [1 ]
何友军 [2 ]
陶接来 [2 ]
陈业银 [3 ]
王中建 [3 ]
机构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2] 湖南省林业厅
[3] 慈利县林业局
关键词
植被恢复与重建; 水沙变化特征; 小流域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但年内降雨量的月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②小流域迳流年际变化很大,迳流年内分配不均,迳流集中是该小流域迳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洪峰的出现和洪峰流量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削减作用。③径流(Qi)主要来源于降水(Pi),二者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Pi=115.767 8+2.738 6Qi。④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迳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迳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⑤随着小流域大面积、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1990年至2004年间小流域的输沙模数呈锐减之势,植被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显著的减沙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流域降雨及其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琚彤军
    刘普灵
    郑世清
    徐学选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 57 - 60
  • [2] 晋西黄土区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刘卉芳
    朱清科
    魏天兴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 5 - 9
  • [3] 水土保持措施不同配置体系的滞洪减沙效应
    姚文艺
    茹玉英
    康玲玲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 28 - 31
  • [4] 南方典型丘陵退化荒坡地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李志安
    邹碧
    曹裕松
    任海
    刘俭
    [J]. 生态学报, 2003, (08) : 1648 - 1656
  • [5] 湘西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李锡泉
    田育新
    袁正科
    陈晓萍
    何友军
    孙圣团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2) : 123 - 125+157
  • [6] 三峡库区典型流域降雨变化与径流的关系研究
    史玉虎
    王栋
    潘磊
    程云
    朱仕豹
    邓中美
    王杰锋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 118 - 120
  • [7] 湘南红壤区不同林分类型涵水保土效益研究
    田育新
    李锡泉
    袁正科
    何友军
    陈晓萍
    倪爱平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2, (04) : 80 - 82+86
  • [8] 长江上游云南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研究
    袁春明
    郎南军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温绍龙
    郑科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 87 - 90
  • [9]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王佑民,郭培才,高维森
    [J].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4) : 11 - 16
  • [10] 气象资料的整理和统计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王树廷等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