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骆宗强
[1
,2
]
石春林
[2
]
江敏
[1
]
刘杨
[2
]
宣守丽
[2
]
金之庆
[2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高温;
物质分配;
产量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以南粳45与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于孕穗期设置不同高温强度和不同持续天数处理,分析水稻光合速率、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等对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高温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孕穗期高温处理后,水稻光合速率和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降低幅度越大。与CK相比,41℃高温处理7d时,两优培九、南粳45光合速率降幅分别为44.6%、28.8%;减产率分别为81.6%、87.7%。高温导致颖花结实率降低、颖花量减少,光合物质向穗部运移不畅,进而导致水稻经济系数降低。41℃高温处理6d时,两优培九和南粳45茎秆占植株生物量的比重均超过70%。高温处理后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少趋势,其降低幅度与高温强度、持续时间有关。在41℃高温处理7d时,两优培九穗粒数减少41.9%,结实率降低93.5%,千粒重降低25.3%;南粳45穗粒数减少50.1%,结实率降低79.6%,千粒重降低23.7%。由此可见,孕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中结实率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受其影响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