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岩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特征

被引:11
作者
杨光 [1 ]
刘俊来 [2 ]
马瑞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变形实验; 应力应变曲线; 煤岩组成;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03.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104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沁水盆地不同地区选取的5组煤岩样品进行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结果证实,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1)采自不同地区的煤岩强度在较低温压条件下表现出一致性,在较高温压条件下显现出差异性;(2)高煤级煤No.3煤样在某一温压条件下(100℃、100MPa),应力应变强度都是最低的,为煤岩组分影响的结果。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煤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压大于200℃、200MPa),随着温度与围压增高,应力应变强度在降低,但这主要是温度影响的结果。在温压为100℃、100MPa和500℃、500MPa时,煤岩应力应变强度均很低,但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前者产生的应力应变强度只有部分真实地代表了煤岩的强度(应变量ε<3%),而持续的应力应变强度(应变量ε>3%)则是围压作用的结果;后者煤岩低应力应变强度显示出明显的韧性状态,主要表现在温度对煤岩产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46 / 3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煤流动的宏观与微观力学表现 [J].
刘俊来 ;
杨光 ;
马瑞 .
科学通报, 2005, (S1) :56-63
[2]   沁水盆地煤岩高温高压实验变形分析 [J].
杨光 ;
刘俊来 ;
马瑞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70-73+212
[3]   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J].
刘洪林 ;
赵国良 ;
王红岩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411-414+421
[4]   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J].
高波 ;
马玉贞 ;
陶明信 ;
马根喜 .
沉积学报, 2003, (02) :345-349
[5]   高温高压下煤超微构造的变形特征 [J].
姜波 ;
秦勇 ;
金法礼 .
地质科学, 1998, (01) :18-25
[6]   煤的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研究 [J].
周建勋,王桂梁,邵震杰 .
煤炭学报, 1994, (03) :324-332
[7]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张新民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8]  
中国煤层气地质.[M].张建博等主编;.地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