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研究

被引:29
作者
周建勋,王桂梁,邵震杰
机构
[1] 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煤,高温高压实验,构造变形,煤层流变,显微构造;
D O I
10.13225/j.cnki.jccs.1994.03.013
中图分类号
TQ531.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煤的构造变形机理,笔者选择三种不同煤级的煤样,在T=350~700℃,Pc=400~600MPa,ε=10%~30%,ε=3.63x10-6~2.59x10-5S-1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变形实验。实验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变形构造(尤其是显微构造)特征表明:(1)煤的塑性变形程度随着煤级的增高而降低并逐渐消失;(2)气体的存在导致煤强度的明显下降,并对煤力学性质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3)大量气体的存在不仅促使煤强度的急剧下降,而且还能引起煤的强烈碎裂细化,从而有利于流变的发生。据此,笔者认为:(1)煤构造变形的韧性机制主要发生在煤级较低阶段,而在煤级较高阶段则以脆性机制为主导;(2)促使煤层强烈构造变形与流变的关键因素是煤中大量气体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鄂、湘、粤、桂二叠纪构造煤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陈善庆 .
煤炭学报, 1989, (04) :1-10+113
[2]   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及其地球动力学的意义 [J].
金振民 .
地质科技情报, 1988, (03) :11-19
[3]   论煤层流变 [J].
王桂梁 ;
朱炎铭 .
中国矿业学院学报, 1988, (03) :19-28
[4]  
构造物理学概论.[M].马瑾 著.地震出版社.1987,
[5]  
构造地质学纲要.[M].[澳大利亚]霍布斯(B·E·Hobbs)等 著;刘和甫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6]  
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M].[]特纳(F·J·Turner);[]韦斯(L·E·Weiss) 著;周金城等 译.地质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