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乳腺癌HPV感染与临床病理学探讨
被引:7
作者:
于颖彦
泉启介
李亚芬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2] 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3] 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部
[4] 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上海
[5]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位杂交;
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差异;HPV感染与乳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及对乳腺癌细胞形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在116例乳腺标本中,计进展期乳腺癌73例,乳腺良性病变43例。用显微镜观察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异形性分级(nucleargrading,NG)、病毒感染相关的细胞内包涵体(inclusionbody)和“凹空细胞”(koilocytosis)样改变;以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组织的HPVDNA。结果在73例乳腺癌中,29例(39.73%)HPV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43例乳腺良性病变中仅1例(2.33%)纤维腺瘤的部分上皮细胞呈HPV阳性。乳腺癌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01);HPV阳性病例集中在恶性程度较高的化生性癌和NG3、NG2组中(P<0.001)。73例乳腺癌中有21例(28.77%)可见癌细胞核内或核旁胞浆内包涵体,13例(17.81%)癌灶内见“凹空细胞”样改变。于有包涵体或“凹空细胞”样改变的乳腺癌病例,HPV阳性率分别超过70%和80%。结论部分乳腺癌及少数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内存在HPV病毒感染。HPV阳性的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上应密切随访。包涵体和“凹空细胞”样改变可在部分乳腺癌中出现,但出现率不高,然而原位杂交显示上述改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