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

被引:14
作者
刘德良
杨强
吴小奇
李振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构造形成时限; 应变速率; 质量等比线; 体积因子; 韧性剪切带; 郯庐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 [地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测算全新世之前地质事件过程时间(需要精度万年级),没有现行可以采用的定年方法(误差精度百万年级),因此有必要探索构造地质自组织的时限定年方法(万年级)。本文以滨西太平洋构造系郯庐断裂带为实例,通过石英位错密度法测得差异应力σ分别为:糜棱岩化岩石为141·17MPa,糜棱岩为191·88MPa,超糜棱岩为223·31MPa;相应的应变速率分别为3·760×10-13s-1、7·705×10-13s-1和1·087×10-12s-1;体积因子fv相应依次为0·7923、0·6340和0·5886;所得构造形成时限t依次为2·08×104a、1·83×104a和1·44×104a。为检查精度,对同一剪切带不同应变强度样品进行系统内的比较分析,剪切带边缘样品的t值明显大于剪切带中心部位,在目前尚无地球化学方法可供借用检验的条件下,本文首次提出的自检验方法是一种提高精度的有效尝试。文中有关时限定年的系统讨论,是对以往时限定年的校正和总结,这有助于构造地质学定量化的发展,也是对构造年代学的一项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3+371 +371-3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前陆沉积与变形对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运动的制约 [J].
朱光 ;
王勇生 ;
王道轩 ;
牛漫兰 ;
刘国生 ;
谢成龙 .
地质科学, 2006, (01) :102-121
[2]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J]. 朱光,刘国生,W.J.Dunlap,C.Teyssier,王勇生,牛漫兰.科学通报. 2004(02)
[3]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J].
朱光 ;
王道轩 ;
刘国生 ;
牛漫兰 ;
宋传中 .
地质科学, 2004, (01) :36-49
[4]   郯庐断裂南段主断裂韧性剪切带形成历时时限的探索 [J].
刘德良 ;
曹高社 ;
李振生 ;
杨晓勇 ;
巩翔 .
地学前缘, 2002, (02) :475-482
[5]   郯庐断裂南段韧性构造岩天然气突破压力的测算 [J].
刘德良 ;
陶士振 .
地质科学, 2001, (04) :481-488
[6]   安徽肥东地区造山带的韧性剪切带特征 [J].
许卫 ;
童劲松 ;
朱光 ;
宋传中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3) :294-299
[7]   郯庐断裂带及邻区构造组合研究 [J].
刘德良 ;
陶士振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4) :314-320
[8]   郯庐断裂带南段糜棱岩的力学性能与工程地质意义 [J].
刘德良 ;
陶士振 ;
孙岩 ;
杨晓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5) :595-598
[9]   构造形成时限测定方法的探索 [J].
刘德良 ;
曹高社 ;
杨晓勇 ;
方国庆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467-469
[10]   热液型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以张家口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为例 [J].
魏俊浩 ;
刘丛强 ;
丁振举 .
矿物学报, 2000, (02)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