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典型地区油田卤水水化学异常及资源评价

被引:31
作者
樊启顺
马海州
谭红兵
李廷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 典型地区; 油田卤水; 资源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462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自中生代末—新生代以来,由于喜玛拉雅山运动影响,西部形成了众多北西—南东向分布的一系列断裂和褶皱构造单元。这种多断裂带、多褶皱的构造背景,不仅有利于深部水的运移和外围山系风化产物进一步聚集,而且为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的储存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场所,富集了广厚的岩盐和深部富钾卤水。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表蒸发岩和卤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在典型的背斜构造区采集和分析了9件油田卤水水样,通过离子含量和一些特征离子比值的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卤水具有高矿化度,高的Na+、Cl-含量和相对更高的Ca2+,低Mg2-、SO42-含量特征;并且盆地西部油田卤水普遍具有较高的K+、Br-、B3+、Sr2+、Li+等离子含量,Br、B3+、Sr2+、Li+等的含量也基本达到了综合利用工业品位和单独开采工业品位,具有潜在的资源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波动过程及与油气关系 [J].
金之钧 ;
李京昌 ;
汤良杰 ;
余一欣 ;
江波 ;
张明利 ;
由福报 ;
张兵山 .
地质学报, 2006, (03) :359-365
[2]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田卤水资源可利用性分析 [J].
付建龙 ;
于升松 ;
李世金 ;
任海燕 .
盐湖研究, 2005, (03) :17-21
[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田水特征离子及意义 [J].
刘建伟 ;
张哨楠 .
地质找矿论丛, 2005, (01) :40-46
[4]   锶元素地球化学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王增银 ;
刘娟 ;
王涛 ;
汪玉松 ;
胡进武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4) :91-95
[5]   Sr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及其应用 [J].
张西营 ;
马海州 ;
谭红兵 .
盐湖研究, 2002, (03) :38-44
[6]   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J].
李贤庆 ;
侯读杰 ;
张爱云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51-54
[7]   地下水中溴的形成及其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J].
曾昭华 ;
曾雪萍 .
吉林地质, 2001, (01) :57-60
[8]   惠民凹陷油田水化学场分布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 [J].
陈新军 ;
石万忠 ;
陈萍丽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06) :7-10+4
[9]   硼同位素及其地质应用研究 [J].
蒋少涌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1) :1-16
[10]   硼及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J].
肖荣阁 ;
大井隆夫 ;
蔡克勤 ;
木川田喜一 .
地学前缘, 1999, (02) :16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