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脱钩”量化分解模型研究——基于IPAT方程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云
机构
[1]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IPAT方程; 低碳经济; 评价模型;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12.05.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IPAT方程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法构建了低碳经济"脱钩"量化分解模型,并以山西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9年间山西低碳经济已从"扩张负脱钩"和"无脱钩努力"阶段逐步改善为"弱脱钩"发展阶段;能源强度降低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其他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该模型的建立对科学评价减排措施和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低碳经济转型与我国低碳政策规划的系统分析 [J].
钱洁 ;
张勤 .
中国软科学, 2011, (04) :22-28+21
[2]   基于CO2排放因素模型的“脱钩”指标构建与评估——以山西省为例 [J].
王云 ;
张军营 ;
赵永椿 ;
郑楚光 .
煤炭学报, 2011, 36 (03) :507-513
[3]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的分解研究 [J].
郭运功 ;
林逢春 ;
白义琴 ;
吴玫玫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9) :68-72+81
[4]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5]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6]  
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谭永基[等]编著, 2006
[7]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 Petri Tapio.Transport Policy . 2005 (2)
[8]  
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carbon intensity for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comparison of declining trends from 10 OECD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71–1991[J] . Lorna A. Greening,William B. Davis,Lee Schipper.Energy Econom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