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莱阳盆地白垩纪莱阳群中的震积岩及构造意义讨论

被引:37
作者
殷秀兰
杨天南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胶州-莱阳盆地; 白垩系; 莱阳群; 震积特征;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胶州-莱阳盆地沉积层的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莱阳群的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鉴别出一些较典型的震积岩类型;较详细描述了其中的粉砂质液化脉、震裂液化角砾岩、震褶岩和砂枕构造等地震液化特征。最后从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初步认为白垩纪早期胶州-莱阳盆地的形成与其南部苏鲁造山带的后期隆升同时,造成研究区总体处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之中。强烈的同沉积构造活动伴随频繁的地震发生,致使盆地内早期沉积的莱阳群以普遍发育震积岩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133-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鲁东榴辉岩的构造年代学研究进展
    宋明春
    崔书学
    张希道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4) : 10 - 14
  • [2] 对胶南造山带基础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宋明春
    王来明
    [J]. 中国区域地质, 2000, (01) : 2 - 7
  • [3] 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
    乔秀夫
    高林志
    [J]. 科学通报, 1999, (16) : 1753 - 1758
  • [4] 辽宁太子河流域晚元古宙青白口系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郭胜哲
    张立东
    张长捷
    鲍庆忠
    彭艳东
    [J].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1) : 107 - 110
  • [5] 华北地台震旦纪-早古生代地震节律
    乔秀夫
    李海兵
    高林志
    [J]. 地学前缘, 1997, (Z2) : 159 - 164
  • [6] 胶南造山带西段区域构造格局及变形特征
    宋明春
    张京信
    [J]. 山东地质, 1997, (01) : 85 - 91
  • [7] 胶南地块的隆升-伸展构造
    杨天南
    徐惠芬
    宋明春
    张建新
    [J]. 山东地质, 1997, (01) : 67 - 76
  • [8] 胶南地区的伸展作用——以胶南—诸城一带为例
    张建新
    杨天南
    许志琴
    卢建成
    [J]. 地球学报, 1997, (02) : 11 - 17
  • [9] 再论震积岩及震积不整合——以川西、滇西地区为例
    梁定益
    聂泽同
    宋志敏
    [J]. 地球科学, 1994, (06) : 845 - 850+893
  • [10] 鲁东碰撞带的初步研究
    王来明
    [J]. 山东地质, 1994, (01) : 100 -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