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中性纤维素酶真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11
作者
曾青兰 [1 ,2 ]
黄小罗 [1 ]
洪玉枝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中性纤维素酶; 酶活力; 真菌;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8.05.006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通过CMC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从土样中筛选到1株能够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真菌,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瓶霉菌(Phialophora sp.)。该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摇瓶培养72h,产生的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可达到2.95I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菌株所产内切葡聚糖酶活力的粗酶液最适pH值为6.0~7.0,且在此pH范围内具较高的稳定性;粗酶液的反应温度以40℃左右为宜,且在50℃以下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Mn2+、Fe3+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Hg2+、Pb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纤维素降解菌Gibberella fujikuroi产酶条件的优化 [J].
曾青兰 ;
洪玉枝 ;
刘子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391-393
[2]   碱性纤维素酶革兰氏阴性菌株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J].
刘森林 ;
邢苗 ;
刘刚 ;
余少文 .
微生物学通报, 2005, (04) :91-94
[3]   稻草和精料及非蛋白氮对水牛瘤胃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J].
沈赞明 ;
韩正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646-649
[4]   高产中性纤维素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和筛选方法 [J].
韩铭海 ;
黄俊 ;
余晓斌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2004, (06) :9-12
[5]   碳源对绿色木霉ZC产中性纤维素酶的影响 [J].
郑亚平 ;
余晓斌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2003, (02)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