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绿地斑块的降温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9
作者
高凯
秦俊
宋坤
胡永红
机构
[1] 上海植物园
关键词
温度; 相对湿度; 绿地结构; 居住区; 降温;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TU985.12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夏季的高温季节对上海市21个居住区的130个绿地斑块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测定,比较研究了不同绿地斑块的降温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斑块对周围环境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能明显改善人体的舒适度,绿地中心温度降低2.6℃、相对湿度增加8.3%、人体舒适度增加0.8。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绿地斑块的降温幅度有显著影响且环境温度的影响大于相对湿度;降温幅度与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6)、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R=0.460);随环境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绿地中心的降温幅度最大。在影响绿地斑块降温幅度的主要结构指标中,大乔木盖度的影响力最强,其次为小乔木盖度和灌木盖度,并随盖度增加,绿地尤其是绿地中心的降温效果越来越明显。绿地类型、遮阳程度及配置不同的树种对绿地斑块的降温幅度也有显著影响;大乔木绿地的降温幅度最大(2.8℃),其次为小乔木绿地(2.0℃),乔灌相间和灌草结合的绿地平均降温幅度分别仅为1.4℃和1.2℃;以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 G.Don〕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为优势树种的绿地斑块降温效果最明显,草坪的降温效果最差。从降温角度考虑,居住区的绿化应多采用以乔木为主、灌草为辅的绿地结构类型,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草地绿化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市绿地类型的划分及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J].
王献溥 ;
于顺利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4) :61-66
[2]   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夏季小气候及舒适度 [J].
曹丹 ;
周立晨 ;
毛义伟 ;
李胤 ;
刘益宁 ;
王天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8) :1797-1802
[3]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不同绿地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分析 [J].
李晓储 ;
嵇恩光 ;
徐玮玮 ;
何小弟 ;
汪成忠 ;
冯立国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1) :75-77+80
[4]   城市绿地建设应合理配置树木和草坪 [J].
刘桂英 ;
曲建国 ;
郁永英 ;
韩红娟 .
防护林科技, 2003, (01) :36-48
[5]   城镇不同类型绿地生态功能的对比分析 [J].
王 成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11-114
[6]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异质性分析[J]. 车生泉.上海环境科学. 2001(11)
[7]  
上海城市绿地景观异质性分析[J]. 车生泉.上海环境科学. 2001 (11)
[8]  
林业生态工程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治国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