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史研究的路径问题——以《记忆的政治》为中心

被引:5
作者
陈全黎
机构
[1]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中国记忆史; 建构主义; 道德主义; 证据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记忆史研究中,始终徘徊着一个幽灵,这就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这表明,中国记忆史研究已经对建构主义形成了路径依赖。正是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记忆的政治》对"大生产运动"的思想史意义进行了过度阐释,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从学理上说,记忆史研究至少有三条路径:建构主义、道德主义、证据主义。这三条路径源于三种不同的提问方式:集体记忆是如何建构和传承的?什么样的记忆建构是合乎道德的?谁的记忆是合乎历史真实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记忆与历史理解 [J].
阿兰·梅吉尔 ;
张旭鹏 .
史学理论研究, 2012, (03) :4-9
[2]   “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 [J].
陶东风 .
文艺研究, 2011, (06) :13-24
[3]   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 [J].
王汉生 ;
刘亚秋 .
社会, 2006, (03) :46-68+206
[4]  
文化研究.[M].周宪;陶东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  
神堂记忆.[M].景军;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6]  
这不是一只烟斗.[M].(法) 福柯; 著.漓江出版社.2012,
[7]  
口述史读本.[M].定宜庄; 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  
历史表现.[M].(荷) 安克斯密特 (Ankersmit;F.R.)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文化研究.[M].陶东风; 周宪;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  
倾听底层.[M].郭于华;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