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37
作者
包建平 [1 ]
朱翠山 [1 ]
汪立群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正构烷烃; 伽马蜡烷; 姥植比; 沉积环境; 原油; 柴达木盆地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成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较低且伽马蜡烷含量丰富,而柴西北区所产原油则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大多没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偏高且伽马蜡烷含量明显偏低,这表明柴西南区与北区的原油其烃源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原油中的nC37优势与姥植比之间负相关、与伽马蜡烷指数之间正相关这一现象,推测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的nC37优势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的性质,高盐度和强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导致原油中出现nC37优势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灶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J].
王力 ;
金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467-472
[2]   尕斯库勒渐新统下部油藏原油成因地球化学 [J].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66-670+691
[3]   柴达木盆地北缘和西部主力烃源岩的生烃史 [J].
林腊梅 ;
金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77-681
[4]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水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朱扬明 ;
苏爱国 ;
梁狄刚 ;
程克明 ;
彭德华 .
地质科学, 2004, (04) :475-485
[5]   尕斯库勒油田跃灰1井区E3~2灰层裂缝预测 [J].
彭立才 ;
邵文斌 ;
张林 ;
宋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91-395
[6]   柴达木盆地咸湖相生油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J].
朱扬明 ;
苏爱国 ;
梁狄刚 ;
程克明 ;
翁焕新 ;
彭德华 .
地球化学, 2003, (02) :117-123
[7]  
盐湖盆地未熟-低熟油地球化学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包建平,马安来,李贤庆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