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曹妃甸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序列

被引:25
作者
王艳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资源研究所!大连
关键词
古植被; 古气候; 晚更新世末期; 曹妃甸;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0.02.016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采自渤海湾西北岸曹妃甸深槽部位的 96 - 2 4钻孔柱样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分析 ,建立了综合孢粉图式及古气候曲线 ,认为曹妃甸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经历了以下阶段的演变 :晚更新世末期 (2 5~ 11ka B.P.)气候寒冷干燥 ,植被为主要由蒿、藜组成的干草原 ;早全新世 (11~ 7.5 ka B.P.)气候温凉略干 ,发育针阔混交林—滨岸草原 ;中全新世 (7.5~ 3ka B.P.)气候温暖湿润 ,发育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滨岸草原 ;晚全新世 (3ka B.P.至今 )气候温凉偏干 ,发育针阔混交林—滨岸草原。值得指出的是 ,在中全新世中期 (5 ka B.P.左右 )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冷期 ,即“新冰期”,气候变得寒冷潮湿 ,发育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滨岸草原植被 ,这一短暂的冷期在钻孔中反映的十分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华卷柏孢子形态的研究及其生态意义 [J].
吴玉书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9, (01) :77-80+90
[2]   华北平原十二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 [J].
赵英时 .
地理研究, 1987, (04) :54-61
[3]   渤海西部及沿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地层、古地理研究 [J].
金小凤 .
海洋科学, 1984, (03) :16-24
[4]   华北区第四纪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 [J].
周昆叔 .
地质科学, 1984, (02) :165-172
[5]   河北平原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童国榜 ;
柯曼红 ;
于淑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4) :91-103
[6]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海侵问题的初步探讨 [J].
王一曼 .
地理研究, 1982, (02) :59-69
[7]   渤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古地理 [J].
蒋辉 ;
王开发 ;
张玉兰 .
海洋湖沼通报, 1981, (04) :34-42
[8]   试论我国华北地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孢粉组合特征 [J].
唐领余 .
冰川冻土, 1981, (03) :17-22
[9]  
华北平原四万来自然环境演变[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吴忱 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