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负荷管理系统

被引:8
作者
史湘谊 [1 ]
李颖 [1 ]
王春宁 [1 ]
宋杰 [2 ]
田伟 [3 ]
陈璐 [2 ]
机构
[1] 南京供电公司
[2]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需求响应; 电力负荷管理; 接口标准;
D O I
10.19464/j.cnki.cn32-1541/tm.2013.06.017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文中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发展进行回顾,并结合智能电网的建设,从电力需求响应的视角,指出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参考发展方向,电力负荷管理主站应能掌握用户响应能力数据,负控终端应具有精细化用电控制能力。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为需求响应的实施作准备。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65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智能电网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拓展及实施研究.[D].张惟.华北电力大学.2012, 12
[2]  
供电企业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分析及实证研究.[D].张荣乾.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09
[3]   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方案设想 [J].
许晓慧 ;
陈丽娟 ;
张浩 ;
丁孝华 .
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02) :53-55+58
[4]   以AMI为核心的智能配用电技术体系研究 [J].
李卫良 ;
田伟 ;
王晓丹 .
江苏电机工程, 2011, 30 (03) :1-6
[5]   电动汽车充电站需求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J].
许文超 ;
牛涛 ;
颜淋丽 ;
韩鑫 .
江苏电机工程, 2011, 30 (03) :41-43
[6]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若干思考 [J].
赵守清 .
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5) :106-107
[7]   电力市场中需求响应市场与需求响应项目研究 [J].
赵鸿图 ;
朱治中 ;
于尔铿 .
电网技术, 2010, 34 (05) :146-153
[8]   需求侧响应的技术支持 [J].
曾鸣 ;
王冬容 ;
陈贞 .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12 (02) :8-11
[9]   需求侧响应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全生明 ;
卢键明 ;
谢传胜 ;
曾鸣 ;
田廓 .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9, 11 (02) :73-76
[10]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 [J].
张钦 ;
王锡凡 ;
王建学 ;
冯长有 ;
刘林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03)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