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暴雨的新一代雷达产品和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一平 [1 ]
牛淑贞 [1 ]
王金莲 [2 ]
介玉娥 [3 ]
齐红 [1 ]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台
[2] 河南省气象局
[3] 济源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大暴雨; 雷达回波; 闪电;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新一代雷达产品、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等对2007年河南省郑州、信阳两次突发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后部的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在信阳地区交绥是信阳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锋前暖区暖平流使地面出现热低压产生辐合,从而激发局地强对流是郑州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地面冷锋是两次突发暴雨的触发机制,信阳、郑州均处于中尺度辐合线上强辐合上升运动处。从闪电参数看,信阳暴雨过程全部为负闪,郑州暴雨过程正闪比例为39%,且闪电总频次明显高于信阳。郑州暴雨是由快速发展的块状单体回波造成,信阳暴雨是由混合降水回波持续造成。新一代雷达平均径向速度特征对突发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分析径向速度图对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J].
王军 ;
张广周 ;
胡燕辉 ;
田金华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S1) :112-114
[2]   新一代天气雷达对一次暴洪的监测 [J].
张一平 ;
王国安 ;
牛淑贞 ;
王金莲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S1) :95-98
[3]   “0374”南京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何立富 ;
黄忠 ;
郝立生 .
气象科技 , 2006, (04) :446-454
[4]   北京2004年“7.10”突发性对流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陈明轩 ;
俞小鼎 ;
谭晓光 ;
高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3) :333-345
[5]   北京强雷暴的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和降水的关系 [J].
李建华 ;
郭学良 ;
肖稳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2) :228-234
[6]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杨克明 ;
张守锋 ;
张建忠 ;
郭文华 ;
刘诚 .
气象, 2004, (03) :25-30
[7]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