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21
作者
莫兴国
林忠辉
刘苏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产量; VIP模型; NDV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该区域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机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评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AVH RR NDVI数据和逐日气象要素驱动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物质传输和作物生长的耦合模型,模拟分析1981—200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机制。分析发现,从1981—1997年生物产量基本呈增加趋势,之后有所下降。但由于作物经济系数不断增加,整个时段冬小麦经济产量增加趋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一倍。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是增产的主要原因,而气候波动导致区域年际产量变化幅度为8.5%。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呈现显著的地域特性,与当地灌溉条件、土壤条件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7+502 +5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Genetic improvem entin winterwheatyields since 1900and associated physiologicalchanges. Austin R B. J.Agri.Sci.(Ca-m b) . 1980
[2]   河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及今后育种方向 [J].
雷振生,林作楫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S1) :28-33
[3]  
Prediction ofcrop yield,waterconsumption and wateruse efficiency with a SVAT-crop growth m odel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M o X,Liu S,Lin Z,etal. EcologicalM odelling . 2005
[4]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和荒地资源类型与开发潜力的研究 [J].
张洪业 ;
黄荣金 .
资源科学, 1999, (01) :17-24
[5]   黄淮海平原土地类型及其利用 [J].
黄荣金 .
地理研究, 1990, (02) :11-19
[6]   黄淮海井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
刘丽艳 ;
李远华 ;
吴玉芹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12) :1-3
[7]   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J].
姚慧敏 ;
张凤荣 ;
鞠正山 ;
不详 .
农村经济 , 2004, (10) :31-33
[8]  
A new crop yield forecasting modelbased on satellite m easurements applied across the IndusBasin,Pakistan. Bastiaanssen W G M,Ali S. Agriculture,Ecosystem s and Environment . 2003
[9]   基于过程模型的河北平原冬小麦产量和蒸散量模拟 [J].
莫兴国 ;
林忠辉 ;
李宏轩 ;
项月琴 .
地理研究, 2004, (05) :623-631
[10]   利用新型光谱指数改善冬小麦估产精度 [J].
刘良云 ;
王纪华 ;
黄文江 ;
赵春江 ;
张兵 ;
童庆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