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岭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

被引:1
作者
佘岳峰 [1 ]
王瑞廷 [2 ]
陈荔湘 [3 ]
代军治 [2 ]
刘莉霞 [2 ]
机构
[1] 西北有色测绘院
[2]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勘院
[3]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总队
关键词
煎茶岭; 金矿床;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控矿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的形成受超基性岩的褪化蚀变、F415断裂及白云岩地层、超基性岩体控制。F145断裂及与其大角度相交的上、下盘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结合该区找矿实践,分析认为其找矿标志包括:1)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期活动特点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及其分枝断裂;2)以金为主的金、银、砷、汞、硼、镍、钴、铬、锰、锌多元素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原生晕金、砷异常的较强部位;3)断裂带中见有蚀变白云岩带,蚀变组合为黄(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叶蛇纹石化、滑石化、铬云母化;4)含金背景值高的超基性岩体,超基性岩体内有后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并使得超基性岩体遭受了强烈改造变质;5)有利于交代作用进行的碳酸盐岩等围岩;6)区域上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煎茶岭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这对于指导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并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略阳煎茶岭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瑞廷 ;
赫英 ;
王东生 ;
刘民武 .
地质论评, 2003, (02) :205-211
[2]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J].
王瑞廷 ;
赫英 ;
王新 .
西北地质科学, 2000, (01) :19-26
[3]   陕西煎茶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J].
任小华 .
矿产与地质, 2000, (02) :70-75
[4]   陕西煎茶岭金矿区的岩石及成矿时代研究 [J].
黄婉康,甘先平,单祖翔,陈荔湘,刘雁 .
地球化学, 1996, (02) :150-156
[5]   煎茶岭地区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J].
庞春勇 ;
陈民扬 .
矿产与地质, 1993, (05) :354-360
[6]  
中国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M].陈毓川等著;.地质出版社.2001,
[7]  
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及金成矿构造动力学.[M].杜子图;吴淦国著;.地质出版社.1998,
[8]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王相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