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储层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萨中地区PⅠ2小层曲流河河道砂岩为例

被引:37
作者
柳成志
张雁
单敬福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砂岩; 储集层; 曲流河; 河道砂体; 隔层; 夹层; 大庆油田; 萨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剖析了萨中地区曲流河道砂内部的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将曲流河道砂岩储层中夹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相邻洪水期间形成的泥质夹层,是相邻洪泛间悬移质沉积形成的,规模大、连续性好,但容易遭受剥蚀,有时保存不够完整;②每期大洪水中能量波动成因的夹层,是洪泛期水体能量波动形成的,规模小、连续性差,一般保存完整。研究区目的层的隔层分布频率比较低,但分布范围大,为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以及废弃河道成因。隔夹层的岩性以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物性差。侧积夹层的角度随点坝形成时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146 +146-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J].
焦春泉 ;
李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78-81+91+113
[12]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邓宏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89-97
[13]   应用精细地质研究准确鉴别古代河流砂体 [J].
赵翰卿,付志国,刘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68-70+101
[14]   储层地质模型 [J].
裘亦楠 .
石油学报, 1991, (04)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