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被引:232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李忠佩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植被类型; 环境因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新疆土壤调查等 2 4 4 0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 1∶4 0 0万中国植被图 ,对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下的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进行估算 ,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分布图 ,并且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草甸和森林最高 ,灌木和农田次之 ,再其次是草原 ,最低的是荒漠 ;基于植被分类计算的我国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分别为 6 9.38Gt和 2 3.81Gt。 1 0 0cm深度土壤碳储量在森林、农田、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植被下分别为 1 7.39Gt、1 4 .6 9Gt、1 3.6 2Gt、1 2 .2 2Gt、7.4 6Gt、3.93Gt;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具有明显地域性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阿尔泰山和天山山地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区是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的地区 ,其次是东北地区北部的针叶林、草甸区和我国南方的亚热带阔叶林区 ,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低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藏北高原的荒漠、草原干旱区 ;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温带草原年平均温度是土壤有机碳储量主要控制因素 ,而对于针叶林海拔是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异的主导因子 ;随着研究尺度的细化 ,环境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87 / 69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李忠佩
    李安波
    [J]. 土壤学报, 2004, (01) : 35 - 43
  • [2]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
    王绍强
    刘纪远
    于贵瑞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 797 - 802
  • [3]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李克让
    王绍强
    曹明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 72 - 80
  • [4]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彭少麟
    李跃林
    任海
    赵平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 705 - 713
  • [5]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苏永中
    赵哈林
    [J]. 中国沙漠, 2002, (03) : 19 - 27
  •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绍强
    周成虎
    李克让
    朱松丽
    黄方红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533 - 544
  • [7]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 518 - 522
  • [8] 中国土壤[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1998
  • [9] 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庚辰,温玉璞主编, 1996
  • [10] Monitoring and verifying changes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Post, WM
    Izaurralde, RC
    Mann, LK
    Bliss, N
    [J]. CLIMATIC CHANGE, 2001, 51 (01) : 73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