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15年建设用地变化对碳排放效应测度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

被引:36
作者
张乐勤 [1 ]
陈素平 [2 ]
王文琴 [3 ]
许信旺 [1 ]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2] 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
[3] 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碳排放效应; 测度; 趋势; 响应; 安徽省;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3.038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建设用地变化的碳排放效应是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运用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建设用地动态度模型及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997—2011年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揭示了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边际效应,并运用SPSS软件对未来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时序内,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均呈增长态势,建设用地年均扩展速率为16.91%,碳排放年均增长6.61%,建设用地与碳排放正向效应显著;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边际弹性系数为0.1194;惯性情景模式下,2015年、2020年安徽省建设用地扩展导致的碳排放将分别增至14472.42万t、19930.37万t;通过政策规制控制建设用地扩展趋势有利于抑制或减缓碳排放.本研究对了解安徽省碳排放变化趋势和指导土地利用规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省域尺度的建设用地碳排放效应研究提供范式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950 / 9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安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卢娜.南京农业大学.2011, 05
[3]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J].
肖红艳 ;
袁兴中 ;
李波 ;
颜文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 (01) :38-42+115
[4]   中国建设用地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J].
毛熙彦 ;
林坚 ;
蒙吉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2) :34-40
[5]   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 [J].
张乐勤 ;
李荣富 ;
陈素平 ;
祝亚雯 ;
许信旺 .
资源科学, 2012, 34 (02) :316-327
[6]   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孙雁 ;
刘志强 ;
王秋兵 ;
刘洪彬 .
资源科学, 2011, 33 (11) :2022-2029
[7]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 [J].
刘竹 ;
耿涌 ;
薛冰 ;
郗凤明 ;
焦江波 .
资源科学, 2011, 33 (07) :1325-1330
[8]  
区域碳排放量的计算——以广东省为例.[J].翟石艳;王铮;马晓哲;黄蕊;刘昌新;朱永彬;.应用生态学报.2011, 06
[9]   上海郊区快速工业化的土地利用及碳排放响应——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J].
单福征 ;
於家 ;
赵军 ;
钱光人 .
资源科学, 2011, 33 (08) :1600-1607
[10]   中国CO2排放总量控制区域分解方案研究 [J].
王金南 ;
蔡博峰 ;
曹东 ;
周颖 ;
刘兰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68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