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脑出血后大鼠行为学和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陈娟 [1 ,2 ]
胡晓晴 [1 ]
刘永明 [1 ]
曾文高 [1 ]
倪厚杰 [1 ]
唐洲平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2]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大鼠; 脑出血; 神经行为学; 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4 [脑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神经行为学和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学的特点。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脑出血组大鼠通过立体定向术向脑内注入VII型胶原酶制成脑尾状核出血模型,并按不同时间点(1、3、7、14、28d)分为5个亚组。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和HE染色分别观察脑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3d时最明显[3d与1、7d无明显差异(P>0.05);与14d和28d有显著差异(P<0.05)]。脑出血后1d在尾壳核区域可见血肿形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3d时脑水肿明显;7d时血肿周围脑组织有胶质细胞增生;14d时血肿区逐渐形成不规则囊腔;28d时囊腔仍然存在,出血周边区见胶质细胞进一步增多。结论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学的改变、血肿及囊腔的形成与出血时间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7+168 +1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自体血注入法和胶原酶注入法诱导脑出血动物模型的比较 [J].
李红玲 ;
李玉敏 ;
杨静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08) :148-150
[2]   胶原酶注入小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 [J].
许东 ;
文玉军 ;
张莲香 ;
秦毅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6, (01) :36-39+8
[3]   脑出血模型 [J].
张化彪 ;
张苏明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 (06) :469-472
[4]  
神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江主编, 2005
[5]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