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次生林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和格局

被引:31
作者
刘足根 [1 ]
朱教君 [1 ]
袁小兰 [2 ]
王贺新 [1 ]
毛志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次生林; 种群结构; 种群格局;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用“径级大小替代年龄大小”和“空间差异替代时间变化”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辽东山区4种主要群落(柞木林、硬阔林、杨桦林和杂木林)主要树种种群的结构和分布格局,以及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值检验法、聚块性和扩散型指数分析其格局状况,并用聚集强度指数负二项参数K值度量了它们的聚集程度.结果表明:①蒙古栎、水曲柳、核桃楸、枫桦和山杨龄级存在明显的低龄缺损,为间歇型种群,其中蒙古栎、水曲柳和核桃楸属于增长型种群,枫桦和山杨属衰退型种群,色木槭、紫椴和春榆种群年龄结构呈不规则的倒J型种群结构,龄级完整,属于稳定型增长种群;②这些主要树种种群中,除了杨桦林群落中枫桦和山杨格局呈随机分布外,其他种群的格局都趋于聚集分布;③各主要树种种群等级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种群在幼苗和幼树阶段为聚集分布,而在中树和大树阶段为随机或均匀分布,且各主要树种种群从幼苗到大树格局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种群呈扩散趋势;④辽东山区次生林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和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所处环境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湖北七姊妹山珙桐种群结构研究 [J].
马宇飞 ;
李俊清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2-16
[2]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冷杉天然群落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英文) [J].
赵常明 ;
陈庆恒 ;
乔永康 ;
潘开文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3) :341-350
[3]   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J].
吴大荣 ;
朱政德 .
林业科学, 2003, (01) :23-30
[4]   蒙古栎研究进展 [J].
许中旗 ;
王义弘 .
河北林果研究, 2002, (04) :365-370
[5]   次生林经营基础研究进展 [J].
朱教君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2) :1689-1694
[6]   辽东山区现有次生林结构类型的数量分类 [J].
孔祥文 ;
胡万良 ;
张冰 ;
王玉光 .
辽宁林业科技, 2002, (03) :14-16
[7]   浙江天台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 [J].
金则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03) :29-35
[8]   杭州西湖山区青冈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J].
蔡飞 .
林业科学, 2000, (03) :67-72
[9]   红松阔叶林主要树种对林隙大小及其发育阶段更新反应规律的研究 [J].
臧润国 ;
徐化成 ;
高文韬 .
林业科学, 1999, (03) :4-11
[1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带内杨桦林动态模拟 [J].
于振良 ;
赵士洞 ;
王庆礼 ;
翟永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5) :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