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鲁克山地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明辉 [1 ]
张强强 [2 ]
机构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兽医站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草原监理所
关键词
旱作; 混播; 人工草地; 生物量; 动态变化;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11.05.017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建植2~4年旱作混播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各类群所占比例、地下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人工草地上生物量动态总体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变化模式,地上生物量逐年增加;草地群落中,禾本科草替代豆科草的速率逐渐加快;垂直分布上,0~30cm地下生物总量逐年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在时空分配上趋于合理化,对资源的竞争趋于平稳,有助于草地建植4年内生产和生态上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草原蝗虫为害对高寒草原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J].
王俊梅 ;
豆卫 ;
冯今 ;
马隆喜 ;
曹国顺 .
草原与草坪, 2010, 30 (05) :59-62
[2]   红豆草和紫花苜蓿在高寒牧区适应性研究 [J].
刘秀梅 ;
张榕 ;
豆卫 ;
高占琪 ;
阿不满 ;
孟祥君 .
草原与草坪, 2010, 30 (04) :51-54
[3]   大武地区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长动态研究 [J].
李瑞江 ;
马玉寿 ;
孙小弟 ;
陈玲玲 ;
张金旭 .
草原与草坪, 2008, (03) :45-48
[4]   刈割对羊草草原生长性能的影响 [J].
王国良 ;
李向林 ;
万里强 ;
何峰 ;
王琥 .
草地学报, 2007, (03) :263-268
[5]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J].
周华坤 ;
赵新全 ;
赵亮 ;
韩发 ;
古松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2) :13-25
[6]   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J].
马玉寿 ;
尚占环 ;
施建军 ;
董全民 ;
王彦龙 ;
杨时海 .
草业科学, 2006, (12) :6-11
[7]   不同放牧压力下典型草原土壤物理性质与植被关系的研究 [J].
郑淑华 ;
赵萌莉 ;
韩国栋 ;
红梅 ;
贵满全 ;
乌力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S1) :199-203
[8]   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进展 [J].
王元素 ;
蒋文兰 ;
洪绂曾 ;
王堃 .
中国草地, 2005, (04) :58-63+73
[9]   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生长动态的研究 [J].
郭孝 .
家畜生态, 2004, (02) :29-31
[10]   高寒地区禾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早期杂草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J].
寇建村 ;
胡自治 .
草原与草坪, 2003, (03)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