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草原蝗虫为害对高寒草原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俊梅
[1
]
豆卫
[1
]
冯今
[1
]
马隆喜
[2
]
曹国顺
[2
]
机构:
[1]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2] 夏河县草原站
来源:
关键词:
蝗虫;
高寒草原;
为害;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10.05.021
中图分类号:
S812.6 [草原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试验以2004年为对照处理,发生蝗虫为害的2005、为害后的2006、2007年为试验处理,测定草原蝗虫为害对高寒草原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为: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等蝗虫对高寒草原植被生物量有严重影响,为害后的3年中,生物量总体降低;蝗虫为害当年,生物量减少125.67 g/m2,减少量占正常年份的33.87%,蝗害后第2年,生物量减少199.83 g/m2,减少量占正常年份的53.86%,蝗害后第3年,生物量有所增加,但与蝗害前相比仍有下降,生物量减少100.33 g/m2,减少量占正常年份的27.04%;禾本科受蝗虫为害影响最严重,与受害前比较,差异达1%水准;毒杂草生物量稍有上升,到2007年时达最高,分别增加12,9 g/m2,比蝗虫为害前增加了47.37%1、3.92%,但差异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