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救济的实践隐忧与功能建构

被引:19
作者
王歌雅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离婚救济; 实践隐忧; 功能建构;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4.10.024
中图分类号
D923.9 [婚姻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离婚救济制度的体系建构,完成于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在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中,离婚救济显现出实践隐忧——适用比例较低、救济数额较低、救济主体多为女性。引发上述救济掣肘的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性别的差异和制度设计的局限。为提升离婚救济制度的适用功能,需要在超越公与私二元对立格局以及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性别建构的基础上,完善离婚救济制度的适用基础,弘扬离婚救济制度的正义价值。因为,离婚救济,是平衡社会财富的背景性的制度安排;是实现矫正正义的系统性的制度设计;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性的制度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以自由看待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2
[12]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李慧英主编, 2002
[13]  
正义的两面[M]. 三联书店 , 慈继伟著, 2001
[14]  
夫妻财产制之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林秀雄著, 2001
[15]  
伦理学体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德)约翰·戈特利伯·费希特(JohannGottliebFichte)著, 1995
[16]  
基督教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查尔斯·L·坎默(C.L.Kammer)著, 1994
[17]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18]  
独秀文存[M]. 安徽人民出版社 , 陈独秀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