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涛动及其与季风异常的联系

被引:9
作者
卢楚翰
管兆勇
蔡佳熙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南北涛动(IHO); 亚洲季风; 中国夏季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站点降水资料,研究了夏季大气质量半球际涛动(IHO)与全球低层大气环流以及夏季风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夏季IHO对30°S~60°N纬带以及南极地区的大气异常质量分布有着较大的方差贡献,同时与这些区域的SLP场变化显著相关.由回归分析发现,IHO对30°S~60°N区域大气质量输送及水汽通量有着显著影响,其对应风场在东半球大陆上出现三个闭合气旋系统,它们与东亚及西非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密切.利用高(低)IHO指数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合成分析,发现高IHO年份,东亚夏季风强度较大,华北及东北地区出现降水正异常中心,长江中下游为负异常中心;而低IHO年份,东亚夏季风偏弱,降水正异常中心移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外,IHO引起了西非季风区与东亚季风区对流层中上层风场的遥相关联系,对应的北半球局地非绝热加热不均有利于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变化,并对东亚夏季风异常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春季大气南北涛动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气候的联系 [J].
卢楚翰 ;
管兆勇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05) :513-519
[2]   大气质量南北涛动的季节循环 [J].
卢楚翰 ;
管兆勇 ;
梅士龙 ;
秦育婧 .
科学通报, 2008, (21) :2638-2645
[3]   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J].
李春 ;
韩笑 .
高原气象, 2008, (02) :325-330
[4]   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确认 [J].
胡豪然 ;
钱维宏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1) :57-65
[5]   南北两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季风的本质 [J].
曾庆存 ;
李建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4) :433-448
[6]   大气涛动对全球低层大气环流的贡献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高原气象, 2000, (04) :427-434
[7]   1873~1996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主要特征 [J].
施能 ;
杨永胜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2) :47-53
[8]   A STUDY OF CIRCUL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ASIAN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S THEIR INTERACTION [J].
朱乾根 ;
何金海 ;
王盘兴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86, (04) :466-477
[9]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J].
郭其蕴 .
地理学报, 1983, (03) :207-217
[10]   An Asian–Pacific teleconnection in summer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associated Asian climate variability [J].
Ping Zhao ;
Yani Zhu ;
Renhe Zhang .
Climate Dynamics, 2007, 29 :29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