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韩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北界;
大气环流;
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副热带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研究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本文利用夏季850 hPa上20°N以北105°125°E之间平均南风风速2 m/s所在的纬度,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夏季风北界指数。初步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北界在1976年之前(含1976年)位置偏北,而1976年之后位置偏南,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型的变化。对应于东亚夏季风北界的异常,东亚夏季风强度、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与面积、亚洲大陆热低压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东亚夏季风北界位置偏北(南)时,对流层低层亚洲大陆热低压偏强(弱),东亚夏季风偏强(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南)、面积偏小(大),南亚高压偏弱(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流以下沉(上升)为主,降水偏少(多);华北地区气流以上升(下沉)为主,降水偏多(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藏高原地形对东亚夏季风北缘影响的数值试验
[J].
汤绪
;
赵兵科
;
孙国武
;
梁萍
;
钱维宏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21-92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兵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孙国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J].
江志红
;
何金海
;
李建平
;
杨金虎
;
王冀
.
地理学报,
2006, (07)
:675-686

江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何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李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3]
东亚夏季风边缘带的气候特征
[J].
汤绪
;
钱维宏
;
梁萍
.
高原气象,
2006, (03)
:375-38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夏季NCEP资料质量和20世纪70年代东亚热低压的突变
[J].
方之芳
;
张丽
.
高原气象 ,
2006, (02)
:179-189

方之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的联系
[J].
李春
;
罗德海
;
方之芳
;
周后福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6)
:755-762

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象系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象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之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象系

周后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象系
[6]
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的研究
[J].
闵锦忠
;
李春
;
吴芃
.
大气科学,
2005, (06)
:105-11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吴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7]
夏季风北推和强度对我国北方夏季降水影响的年代际特征
[J].
吴长刚
;
刘鸿升
;
谢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656-665

吴长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刘鸿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谢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8]
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刘俊峰
.
地理科学,
2005, (04)
:59-65

杨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9]
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与热带对流的关系
[J].
李春
;
康建鹏
;
吴芃
.
气象科学,
2004, (04)
:448-454

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

康建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

吴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
[10]
1873~2000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研究
[J].
郭其蕴
;
蔡静宁
;
邵雪梅
;
沙万英
.
大气科学,
2004, (02)
:206-215+323

郭其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蔡静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邵雪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沙万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